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新顶尖悦读
4
@景来律师
5
@历史微时刻
6
@福州大学
7
@调研纪要
8
九边
9
@中国警察网
10
鱿鱼游戏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新顶尖悦读
4
@景来律师
5
@历史微时刻
6
@福州大学
7
@调研纪要
8
九边
9
@中国警察网
10
鱿鱼游戏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十万名中国弃婴长大了
看个病要排队两年,癌症都被拖成晚期
不仅要看已抓谁,还须一直抓到没
话费充值活动来了:95元充值100元电话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资讯|《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人大复印资料
近现代史研究动态
2024-09-13
“共和”表述與“二次革命”前後革命黨的政治困局(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郭輝 湖南師範大學歷史記憶與社會意識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提 要] 1913年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反復陳述的理由即袁世凱帝制自為破壞共和,從宋教仁案發生,到大借款案,再到起兵討袁,皆以保障“共和”為重要理由。革命黨人猛烈抨擊袁世凱種種違反“共和”的罪行,以此為“二次革命”提供合法性和正當性來源。讓人值得深思的是,“共和”被革命黨當作“二次革命”理由的同時,亦為袁世凱一方所用。袁世凱一方對“共和”話語表述的爭奪,大大消解了革命黨人正面敘述“共和”的力量。換言之,“二次革命”期間,革命黨人的“共和”遭受到袁世凱等多方其他“共和”表述的挑戰,出現同樣概念詞匯被不同政治勢力運用於不同語境的現象。該現象本非奇特,但在“二次革命”期間表現得異常明顯,“共和”表述呈現出工具性,漸成缺乏學理討論的詞匯,其流動性語義有待穩固。這恰恰表明了革命黨在“二次革命”中所面臨的政治困局,難以尋覓更有力量的政治文化資源作為合法性基礎與對手論爭,也顯示出“二次革命”本身的局限。
[關鍵詞] 共和 二次革命 革命黨人 政治困局
从“内外”到“三权”——辛亥革命前夕帝国的权力新格局(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彭剑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自1930年代以来,学界探讨晚清权力结构,都在“内”“外”的框架下言说,或称咸同军兴以来一直是“外重内轻”,或称清末新政期间演化成了“内外皆轻”。谈及晚清权力结构的影响,学界都与民初的军阀割据相联系。其实,预备立宪期间,权力结构发生了超出“内”“外”格局,朝着三权鼎立方向发展的新变化。在此过程中,崛起的不仅仅是军人,还有绅士。这两个集团在推翻清廷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民初共享政权,北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不但有军阀,也有绅士,不但有割据,也有宪政,这是清季权力结构新变化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预备立宪;内外皆轻;三权分立;权力流向;民初政局
太平天国辖境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探析(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刘晨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1860年到1861年春夏间,在严峻斗争局势下,为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太平天国在实践上背离《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主张,在苏浙农村推行清朝赋税制度,以地主收租完粮为主要征赋途径,依靠乡绅、胥吏、地保等封建势力重建地方秩序。这种方略违背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但“着佃交粮”和限租政策又触及地主阶级利益,加之太平天国领导阶层腐败日益严重,最终失败。把农村地区改造成革命根据地,是赢得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问题。太平天国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失败教训深刻揭示,在缺乏先进阶级领导和先进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农民阶级是无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
关键词:太平天国;基层社会;农村经济;阶级基础
安徽人与长三角一体化——以近代上海安徽人为焦点
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安徽人是近代上海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比例仅次于江苏、浙江。最早与上海地区发生联系的主要是徽州人,其次才是皖中、皖北人。安徽人在上海的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商业工业系统、教育文化系统等方面,在两方面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而特殊的政治舞台,是很多安徽人抒发政治理想、施展政治抱负、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李鸿章、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上海大学,内以安徽人特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安徽人以其灵动性、亲和性与创新性,成为最积极的力量。近代上海安徽人,表现出勤劳笃实、识时顺变、商儒兼重与家国情怀的特点,在近代中国历次进步运动中,都有独具特色的贡献,也使得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中,融入了强烈的安徽色泽。
关键词:安徽人;移民社会;长三角一体化
晚清财税结构的转型(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任智勇 厦门大学历史系
摘要:明清政府一再强调“重农抑商”。从税收角度而言,清前中期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农业税,商业税主要落实在针对大额长途贸易的榷税,且仅占税收总额的十分之一。1843年户部银库案爆发后,盛京将军禧恩等官员为筹措经费,注意到“重农”之下对农业课以重税、“抑商”之下对商业课以轻税的“不公平”。及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财政难以维续,户部于咸丰三年初试图推行以商铺为征税对象的营业税——“铺税”,终因遭到部分满洲贵族和汉族士大夫的反对而废弃。但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可能会造成社会混乱的实践层面,没有触及商业税征收的合理性。随着“重农抑商”传统政治秩序的动摇,商业税扩张的大趋势难以阻挡。由此,厘金出现并推行全国。商业税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扩大,超过了农业税,晚清的财税结构发生转变。商人虽然无法从税收公平性角度反对以厘金为代表的商业税,但他们的抵制是困扰晚清政府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财政;咸丰朝;商税;厘金;重农抑商
清末“国语”的概念转换与国家通用语的最初构建(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黄兴涛1 黄娟2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 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
摘要:清末时,传统的“国语”概念发生了现代意义的转变,开始用来指称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这一概念变化受到日本有关思想实践的双重刺激。清末国家通用语的构建,以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为正式起点,以预备立宪的开启为加速机制,通过制定《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和《学部中央教育会议议决统一国语办法案》开始其早期实践。这一构建始终由朝廷主导,得到朝野人士和满蒙汉等族趋新官员的共同推动,可谓被人忽略的清末新政、立宪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清廷长期推行官话与汉语在国家内政外交中实际作用不断加大的结果,它对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萌生及相关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国语;官话;通用语;现代中华民族意识
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韩祥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摘要:甲午战后的全国性钱荒危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集中爆发的,其中铜价上涨、官钱减铸、民间私销是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因素,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货币掠夺、1895年严重的大范围灾荒则是直接的诱发性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钱荒危机破坏了各地原有的货币流通秩序,清政府希图通过铸造轻质制钱、开铸大小银元、开办官钱局等调整钱法的举措来应对钱荒,但遭到失败。农村地区则通过城乡贸易吸收制钱、销毁制钱改铸私钱、扩张短陌惯例等途径缓和了钱荒的冲击,并形成私铸在村、运销在城的民间铸币权运行模式。清政府督饬各省核减税赋折钱的措施多无实效,而地方政府的折钱浮收加重了农民负担与市场钱荒。动荡社会中的货币流通受到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不断地在均衡与非均衡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关键词:甲午战争;钱荒危机;制钱;币制改革;城乡社会
注:转载请注明 转自“近现代史研究动态”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近现代史研究动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